内容页搜索

元荡村民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、道教和基督教。

一、佛教  道教

佛教、道教原属两个不同的宗教体系,在起源、教义、服饰形态、活动礼仪、供奉对象诸方面都有所区别。从元荡村的庙宇、庵堂看,两者是合而为一的,且流传历史久远,信者甚众。

元荡村域内各自然村落最初形成时期,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,村民都以农渔为业,抵御各类自然灾害、疾病瘟疫及战乱侵扰的能力尚差。一旦逢到天灾人祸,无法与之抗衡,只能祈求上苍、佛祖神灵,救苦救难、普度众生。或者是供奉求告历史上有功德并得道成仙的功臣名将保佑庇护。村民中有人信奉佛祖菩萨、各路神仙,烧香点烛,叩头跪拜。在度过灾难后,则感恩戴德,赶往寺庙、庵堂,进香敬奉,捐金酬神,吃斋素食,许愿还愿,表达自己赤诚的心意。个别人还把神像、佛像请到自己家中,点香敬斋,成为信教者。

寺庙、庵堂是佛教、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。清光绪八年(1882),元荡村域所辖的自然村西岑有瑞庆庵、吴家村有长生庵、肖田有关帝庙,以供信神佛者祭拜。


18-3 陈家湾庙 (摄于2016年2月)

庙宇及庵堂供奉的神像大都是属于道教信奉的各路神仙。真正的佛教徒及道教徒在元荡村域为数甚少,大多数的信众、村民,他们进庙烧香拜佛,敬奉神灵,是不区分佛教还是道教,佛祖还是神仙的。在元荡村域的瑞庆庵、长生庵、关帝庙所设的神佛常合在一起,信奉者烧香常根据自身需求状况,选择相关的神佛,进行主祀或配祀。

50年代,西岑村的瑞庆庵、吴家村的长生庵、肖田村的关帝庙及内部的佛像、神像均被毁,信教的和尚、尼姑都还俗返乡,改行别业,宗教信仰活动终止。陈家湾村的庙宇改设小学校。

80年代,国家贯彻并强调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元荡村域的善男信女,特别是中老年妇女,又逐渐开始佛教、道教的宗教信仰活动。每逢农历初一、月半,信神佛者到周边村庄或集镇的寺庙中去烧香拜佛,有的还自发推举香头领队,组织进香。逢春天或节日,开船或租车去苏州上方山、杭州灵隐寺等地,烧香拜佛。

90年代,随生活水平提高,旅游事业开发,佛教、道教的信奉者有逐渐年轻化的态势。善男信女利用去外地寺庙烧香点烛、唱喏叩拜、求神许愿之便,外带旅游各地景点。至2016年,元荡村中存有陈家湾庙一座,每逢农历初一、月半,去庙内烧香拜佛的有20余人。

二、基督教

新中国成立初,元荡村域的一些民众在身处贫病窘困之时,自力无法抗衡侵扰,盼望上帝能给予保佑、救护。当遇有外地他乡的基督教信徒前来传送福音”“爱心,便倍感温暖,渐渐相信上帝的恩赐,成为基督教信众、慕道友,并参与基督教的宗教活动,做礼拜、聚会、读《圣经》、唱《赞美诗》。在活动中听传道,潜移默化中接受耶稣《圣经》的教义,信奉的力量,上帝的奇妙,进而在教堂办理受浸仪式,加入组织,成为基督教徒,信仰被尊崇为”“的耶和华(即耶稣)。

1981年,经吴江县政府批准,芦墟基督教教会复堂,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。原来常去青浦、金泽等地参与宗教活动的元荡村域基督教徒9人转到芦墟教堂参与活动。

90年代,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基督教徒在社会上重又活跃起来。他们传播《圣经》教义,传送福音。民间弱势人群中有些人受到影响,信崇耶稣的人增多,成为基督教的慕道友。参与芦墟基督教教会宗教活动的人数较快递增。星期天,教徒自觉前往教堂做礼拜,教徒间关系亲热,都以弟兄姐妹相称。教徒做礼拜、聚会时的主要活动是学《圣经》、听讲道、谈见证、作奉献,还向上帝祷告、忏悔、认罪,在钢琴伴奏中唱赞美(诗)歌,教徒间交流沟通,议心得体会。教会常定期安排对贫病人员进行探访、慰问、献爱心,被称为牧羊。教会组织乐队,排练表演节庆文娱节目,对教徒的婚庆前往贺喜。凡教徒丧逝西归,教会则安排乐队奏乐,文明送葬。

201612月,元荡村共有基督教徒19人,其人员在自然村的分布:陈家湾6人,西岑2人,元荡新村1人,另有10人散居在莘塔集镇附近,自发集中在教堂外,进行基督教活动。肖田、吴家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等村均无人加入基督教。